四、动画剧本的人物与想象力 动画片剧本的创作中,人物形象的塑造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,甚至可以说,比起其他种类的剧本来,动画片剧本中的塑造人物对影片的影响更加关键,动画形象树立起来了,被观众认可了,创作者就取得最大的成功。 在我们开始写剧本之前,要进行人物设定,而动画人物当然少不了“动画特征”,也就是在塑造人物时注入想象的元素。这些特点是今后剧本中人物行为的“风向标”,剧中人物的一言一行,实际上都在强化突出这些特点,很多情节发展都是由此决定。 那么,怎么在塑造人物时加入想象元素呢? 首先,人物的动画特征和他的性格特征是相辅相成的,人物身上充满想象力的“超能力”,动画特征要符合人物性格。像我们上面提到的《怪物公司》里的坏蛋蓝道,他变色隐身这一动画特征,和人物的性格非常搭配,很直观地把这个角色内心的狡猾多变展现了出来。日本动画片《千与千寻》中,茶煲爷爷形似蜘蛛,他多脚多手的动画特征和他忙碌不停的个性符合,很自然贴切。 其次,给人物身上设计动画特征,要选择那些独特重要的,会对剧情和故事提供“动力”的特征来作为重点。像《机器猫》这部动画片。机器猫身上有很多动画特征,但是,在众多的动画特征中,“肚皮上的口袋”成为最突出最鲜明的一个,提到机器猫,观众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宝贝口袋。就是因为这个特征对剧情产生影响了,在剧本的细节中一再出现,并经常对故事的转折起到关键作用。而且,这个特征又是专属于这个人物的,当然会令人印象深刻了。 在动画片中,观众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的夸张和幻想,就来自于细节的处理,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人物的行为动作。像《猫和老鼠》这类以动作见长的动画片,这个特点最为突出。猫有时像弹性十足的橡胶,从高空坠下摔成的一张扁片儿,瞬间又能回复原状。有时候又像金属,被火焰烧得通红,放进水中会发出“滋啦啦”的声音,冒出青烟。观众被这种新奇有趣所吸引,忘记了生活的规律、常识,沉浸在这个动画的世界中。 结 论 在动画教学中,我们一直在强调,动画剧本的创作要大胆想象。但作品创作的最终目的,并非只是展现作者的幻想能力,归根结底还是要更深入地表现人性,传达人的感情。就像宫崎骏的动画片《千与千寻》,观众之所以能被影片的情绪感染,是因为其中富于想像的段落饱含了微妙的情感。如影片结尾安排千寻坐上电车,第一次出远门。当我们看到红色的列车神奇地滑水而来,车箱里匆匆上下、影子般的乘客、独自坐在一角的女孩小千,这一幕幕的情景不由触动起观众回想儿时对未来的憧憬,是深藏在观众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。这一系列的设计是作者想象力的结晶,是来自编剧内心世界的创造。想像由情感而生,顺着情绪的流淌向前发展。这样,才能真正把动画片中的幻想运用得恰到好处,把动画剧本这种特殊创作中想象力所蕴藏的能量发挥到极致。 由此可见,想象力的发挥,贯穿动画剧本创作中的多个方面,显得也尤为重要,我们在动画教学中,一定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,从剧本创作入手,引导学生发挥想象,会让我们的教学成果实现质的飞跃。 【参考文献】 [1]郑巨欣.动画剧本创作[M].天津大学出版社,2010. [2]王钢,张波.动画剧本创作及赏析[M].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0. |